關注VR消息的可能都知道,Oculus Rift的團隊進行了一次大的變動,而這個可能會引起行業的地震。
北京時間12月14日早間消息,Facebook對旗下Oculus Rift部門進行重組,艾里布卸任后,并將負責領導這家虛擬現實眼罩制造商的新部門。
艾里布表示,他將與托馬森和Facebook CTO麥克·斯克洛普夫(Mike Schroepfer)合作為Oculus尋找新的領導者。
該公司發言人則表示,Oculus團隊的新負責人不會沿用CEO的頭銜,但他并未披露更多信息。
分拆換帥,契合VR發展趨勢
Oculus此輪內部業務重組,正好契合了當下VR的發展趨勢:基于PC的VR體驗正變得愈發重要,艾里布未來的角色將由Oculus CEO轉變為“PC VR”部門主管,專注于端PC 的研發工作。
而今年8月出任該公司軟件主管的喬恩·托馬森將擔綱新成立的“移動VR”部門主管,當初Oculus 看上托馬森。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不僅在以網絡銷售著稱的亞馬遜成績卓著外,而他在高通供職的經歷,更能幫助Oculus在移動端短期內取得競爭優勢。
而就此可見Oculus對于移動端想迫切突破的訴求該是多么的強烈。
Oculus作為VR頭顯的三巨頭之一,這種大規模的分拆重組和人事變動,顯然對整個行業都帶來不小的震顫。
除了對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有所影響外,可能更需要我們從之前的發展軌跡中找到這種變陣的因素。
早在11月初的時間,有人便戲言:我們到處都找不到帕胖,在VR界藏下這么龐大的身體,肯定是 Facebook 決定讓拉奇不再發言了。
Oculu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帕爾默•拉奇沒有出現在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畢竟之前他從來沒有缺席過。
在拉奇飽受非議之時,另一位科技天才代替他站上舞臺,展示給我們看Demo,告訴我們未來應該是怎樣——沒錯就是Facebook的總裁扎克·伯格。
拉奇打包Oculus從羽毛變成Facebook的尾巴
最初在 Facebook 收購 Oculus 之前,Oculus的活動一直是以帕爾默•拉奇為中心,讓他面對公眾。
拉奇是一名少年天才,他的努力使得 Rift在 Kickstarter 眾籌獲得了大成功,并且從一開始,他就一直代表著 Oculus 在公眾面前發表言論。
自從2012年起,當 Oculus Rift 遠超過那些 VR 眼鏡盒子之時,拉奇從未漏掉任何 Oculus 的公開活動。
他一直在房間里給媒體展示 Demo,與開發者交流或者在臺上分享最近的一次創新。
事實上,拉奇是在 Oculus Connect 2014開發者大會上過完22歲生日的。這樣的過往表明,如果說Oculus是一只孔雀的話,那么拉奇肯定是最漂亮的羽毛。
對于大多數Oculus 的支持者而言,在FacebooK收購了Oculus之后,拉奇還能繼續出席各種活動就意味著,Oculus 保有其眾籌時的核心團隊。
而收購之后,那些停留在口頭上的支持者對此表示不滿,因為他們的錢幫助拉奇賺了一大筆,而拉奇之前保證過不會出售公司。
然而其他的反對者關心的是,Facebook將會不尊重 VR 用戶的隱私,或者取消掉 Oculus 這個品牌,人們對于 Facebook 這次收購感到恐慌。
在收購之后,拉奇一直致力于削減人們對于這次事件的怨念,他沒錯過任何一個可以發聲的機會,尤其是在Reddit上,他強調,Facebook 將會讓 Oculus奔著自己的愿景獨立運營。
盡管 Oculus 成為了Facebook的一部分,但拉奇對于獨立開發者始終如一的堅持,讓 Oculus 保持著草根探索者的形象。
Oculus作為尾巴令Facebook處境尷尬
當尾巴總是給主人添麻煩的時候,你打算怎么辦?也許藏起來是最好的辦法,畢竟拉奇并不是一件裝飾品。因為他的作用并非如此。
在 Facebook 投資之后,拉奇曾在公開場合保證過:Oculus Rift 將會變得更便宜更易用,它確實更棒了,但價格幾乎是之前開發者版價格的兩倍。
拉奇也曾暗示過:Oculus 將不會阻止用戶在其他的 VR 頭盔上體驗 Oculus 游戲,不過很快他就自己打臉了。
所幸的是,Oculus 后來決定取消掉 DRM 鎖,承諾再也不犯此種錯誤。
但是,這些顯然并不是Oculus犯的所有錯誤。扎克已經在Oculus身上投下了巨量資金。
過去一年將成為虛擬現實行業的重要年份,Oculus Rift、HTC Vive和索尼PlayStation VR紛紛上市銷售。
這三款高端虛擬現實眼罩可以提供更具沉浸感的使用體驗和高清畫面。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 Research的數據,這三款設備今年銷量合計約為152萬臺,Oculus份額最小。
索尼已經把Oculus甩在了身后。而效果也沒有 Vive 好,如果說自己打臉不關別人的事。那么打主人的臉,就會讓Facebook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因此我們能看到,Oculus在大力發展獨家內容,目前已經為軟件開發者們投入了2.5億美元,而且表示之后也會繼續在這上面投資2.5億。
John Carmack 作為主要力量,幫助三星把 Gear VR 推到了一個很好的位置,只需要智能手機即可完成各項功能的操作。
而Oculus Rift需要與高性能PC配合使用,這不但提高了價格的門檻,也不符合虛擬現實行業對未來發展的設想。
Facebook 沒有理由不對“自己人”Oculus發號施令,讓他們幫助Facebook的主營業務——在社交媒體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Google 在 Cardboard 嘗到甜頭之后,正全力發展 Daydream,目前雖然支持的手機很少,但他們手上的內容資源不比任何對手差。
再跟幾大巨頭資源的比較之后。我們看到,Facebook如果想在虛擬現實領域中占有一個重要的席位,他們似乎找不到任何懈怠的理由。
就像諾基亞用毀滅自我說明的教訓一樣,你也許沒有犯過任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