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AR眼鏡公司可是相當的火,像華為、西門子哪怕國家電網都去找他們合作,而近日他們則提到了公司的創業之路。
為什么選擇工業領域
我們只做兩個產品:AR智能眼鏡和SDK,只涉及一個領域:工業領域。
其實我沒有從事過工業相關工作,本科學工業美術,研究生學傳媒管理,在深圳水晶石數字科技負責項目的策劃及實施。
在職期間做了很多AR相關項目,主要是展覽展示和商業推廣。
之所以選擇工業領域,跟創始團隊的基因有關。
0glass CTO王友初具有非常豐富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經驗,而且對自然語言處理。
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等有深入的研究,他曾任國家數控中心高級工程師,西門子機器人通信技術總監,中國普天深圳研發中心CTO。
而我們的首席科學家徐澤明,他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的博士,是計算機視覺、系統架構和云計算領域的專家。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對AR目前所處階段跟趨勢的判斷,從計算機和手機發展路徑說起。
計算機發展路徑是從軍事、工業、商業,最后才到消費者市場。
40年代計算機就開始興起,當時主要應用領域是軍事,到60年代進入工業應用階段。
70年代計算機,開始從軍事進入工業領域,出現了IBM這樣的巨頭,但他們還是做工業計算機而不是PC。
后來IBM也是在工業領域發展壯大,成為如今的巨頭。70年代,還出現了其它科技巨頭,如蘋果跟微軟。
AR增強現實眼鏡的發展路徑也會跟計算機等類似,但不同發展階段之間的時間是可以縮短的。
計算機從工業到消費級經歷了20年,而AR相對會較短,有人預計是5年,但蘇波估計至少要10年左右。
因為個人消費品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市場,還要具備一定的粘性。